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李金云教授来校做学术讲座——关于《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选题与申报》

作者: 时间:2023-12-28 点击数:

12月27日下午,武汉晴川学院外国语学院邀请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李金云教授来校做有关“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选题与申报”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在综一203教室举行,外国语学院外语类专业全体教师到场聆听讲座,由翻译系主任徐威副教授做主持,我院院长助理易静老师致欢迎词。

本次学术讲座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简介;二、2021年立项分析;三、项目申报流程;四、样章翻译与申请书撰写;五、申报注意事项。

李金云教授结合自身近几年申报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失败与成功的丰富经历,与在场老师分享了这一路走来的心得与体会,鼓励在场的老师们积极申报该项目,谈到武汉晴川学院,作为独立学校,在申报此项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竞争相对小些,可以大胆的申报,且像带有中国特色的权威性、有影响力的书目,非常值得研究与申报,如《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等。

然后,李教授谈到自己在2020年申报此课题时,遇到了很多困难,课题的申报不仅要选择好合适的、有权威、有影响力,且自己感兴趣的申报书目,而且要主动、尽早联系原著作者,获得申报此书目的授予权,如若原著作者已离世,则需征求该书目出版社的许可,进行双方合作。

其次,李教授重点突出强调样章挑选与翻译,尤其是译文,需要精心打磨与反复校审,邀请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帮忙校审核对是十分有必要的,理想人选是目的语国家知名大学的华人教授、汉学家、博士、学术期刊编辑等。外方校审不能是普通的native speaker, 需要有一定学术修养,熟练掌握目的语。

此外,还需关注学术规范(引用是否规范、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学术规范);改写或者省略政治上敏感的个别词句,如“大国崛起”“复兴伟业”等敏感词汇。有了第一次申报失败的经历,第二次申报时相对来说得心应手许多,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与薄弱之处,因此更加有针对性,且更加完善,于是在2021年得以成功申报。

李教授谈到,自己在该项目申报所需的样章校审阶段,邀请的是一位70多岁的海外华人专家,曾在牛津大学文学院任教多年,精通中英文,在该学术领域深耕多年,具备扎实的学术与语言功底,为自己的译文做了很详细的修改与校正。李教授笑着说到:“虽然平时对自己的翻译能力挺自信的,但是在翻译时,仍会受到中式英语的限制,不是很地道,其中有一段译文,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改动很大,所有啊,翻译之路永无止境,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才能悟出一些道理来,学术研究才能有所精进,千万不能怕吃苦,要扎扎实实的努力与深耕。”李教授表示作为学术研究人员,我们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在休息时间里更是要挑灯夜战,需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但是,因为热爱,所有也不觉得辛苦,相反乐在其中。李教授的一番肺腑之言,让在场的老师们感到十分倾佩与敬仰。

最后,针对此专题讲座,老师们提出自己对于该申报项目的疑问与困惑之处,李教授详细地进行了相关解答并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

此次专题讲座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对凝聚良好学术研究氛围,把握前沿学术研究动态有重要意义。

 

附专家简介:

李金云,文学博士,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2016-2017剑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湖北译协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翻译理论与实践,在《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2部专著(《保罗•奥斯特小说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主体·语言·他者:美国当代作家保罗·奥斯特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和1部教材(《英美短篇小说阅读与赏析教程》,苏州大学出版社,2021)。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目前正在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曾获第11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2015-2016年度)3等奖和武汉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优秀提名奖。(通讯员:吴淑青  易静)

 

 

 

 

版权所有 © 200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