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卓越教学与本科人才培养专题报告会》心得

作者: 时间:2022-03-28 点击数:

本次为期两天的线上课程请来了来自浙江大学的胡吉明教授、来自四川大学的张红伟教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龙永红教授、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王秋旺教授、来自同济大学的吴志军教授、来自厦门大学的计国君教授以及来自武汉大学的王郢副教授。他们大多曾经或正在主持教务处的工作,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了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原则和经验。

本次课程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王郢副教授的《课程思政评价:疑虑、探索和问题》。作为武汉大学独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王教授用一个个具体二生动的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向我们展示了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打磨和改进思政教学,为还在探索思政教学的我打开了一些新的思路,让人获益匪浅。

首先,王教授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引起我的思考:课程思政可以被评价吗?事实上,不同于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等这些能够在后天习得且易于被评价的方面,人的态度、价值观、情感、个性这些难以在后天改变的方面进行评价是很难的。人性的复杂性就决定了,通过直白的问卷调查或者考试是否能准确检测出学生思政的真实情况是值得质疑的。因为态度教育的目的指向的是行为改变,而这种改变往往是长期的,而评价却往往是即时性的,因此态度教育评价最后往往成了知识掌握性评价,用这种方法来判断行为态度显然缺乏信度。另一方面,真实行为的表现是非常依赖真实情境的,而营造情境时多而繁杂的各种因素会导致难以控制变量,继而使得评价方法过于复杂,失去效度。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我们发现课程思政进行评价是有非常多的限制条件的,它建立在情境、认知、真实、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例如思维、情感、价值观、专业、职业、学习态度等。

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教授用大量的具体的例子向我们多维度的展示了如何把教育学的理论运用到课程思政中,又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思政评价中。可以说是十分的精彩。

例如在要评价学生的态度是否产生了积极的改变,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几个角度来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在设计教学环节时,首先要基于学科专业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可以用观看影片等方法寻找适当的体验点,最后要营造真实情境并捕捉即时性的情感表达,也就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做好评价反馈。但最后一步把握的不好很容易又变成知识掌握性评价。从具体的案例中我们发现课堂讨论关键词分析和课后作文云词分析是非常好的即时性情感表达的评价工具。

又比如,一些文科性质的课程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常见方法有自评、第三方评价、互评、小组评价、实地考察等。具体放到课程里面来说,可以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分别对学生的态度进行调查,也可以结合自评、同侪互评来设计课程独有的形成性评价工具。

再比如,一些课程里的思政目标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落地。《学术与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所说的“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在课程中可以具体划分为学习兴趣、批判性思维、学术信息处理能力这三个大的板块,又可以被进一步细分到兴趣、体验、驱动、批判倾向、批判技能以及信息意识、搜集能力、甄别能力和综合能力等。然后再针对这些具体的版块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

我们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起步较晚,在学习武汉大学的这些优秀案例后我们发现,课程思政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以基于不同的教育理论与各种课程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挖掘思政元素和教学方法,还可以借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得到有效的打磨和提升思政各方面学习效果,大有可为。通讯员:王芳


版权所有 © 200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