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25-05-19 点击数: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 外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代码:0502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掌握扎实英语语言、文学和中西方文化专业知识,具有教育、外事跨专业相关背景知识;具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学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在教育、文化、涉外企业等领域从事教学、文秘、外贸、管理等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培养目标 1: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工作实践中兼顾法律、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全面考虑和综合分析。

培养目标 2: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与中西方文化知识素养。

培养目标 3:具有跨专业知识背景,能够胜任英语教育的工作。

培养目标 4: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满足涉外工作中的口头与书面交际要求。

培养目标 5:能将专业知识与行业经验和要求深入融合,在毕业五年内,成为职场竞争力强,替代性低的英语行业相关的业务骨干或管理骨干。


二、培养规格

(一)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

1.素质结构要求

1.1政治与思想道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并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勇于担当、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的精神。

1.2 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审美与劳动:具有感受、鉴赏、评价和创造美的素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

2.知识结构要求

2.1 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以及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专业知识。

2.2 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具有扎实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中国以及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

2.3 跨专业知识:具有教育、外事相关专业知识,形成跨专业知识结构。

2.4 第二外语: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3. 能力结构要求

3.1 语言技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能够获得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证书,或者TOFEL考试成绩≥90,IELTS考试成绩≥6.5。

3.2 问题分析:具有较强的英语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思辨能力。

3.3 教学:具有独立进行英语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能够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3.4 使用现代工具: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5 实践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

3.6 科研: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主干学科及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

专业核心课程:高级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视听说、翻译技巧与实践、普通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导读、美国文学导读、跨文化交际、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等。

(三)学制及学位

基本学制 4 年,修业年限4~6 年(有国家政策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毕业条件:学生在毕业时应按最低学分规定修满161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规定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版权所有 © 200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